央视网评:道德重建既要“坐而论”,更要“起而行”
什么是2011年最受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?日前,由中共中央机关刊物《求是》旗下《小康》杂志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,对此给出了答案。在《2011最受关注10 大焦点民生问题》调查中,房价和物价连续两年最受关注,而医疗改革、社会保障、腐败及食品安全问题等,也都是“上榜”常客。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“社会道德风气”,从2007年以来,几年中首次进入前十,且有八成受访者,对社会道德风气担忧。(12月4日《华商报》)
房价、物价、食品、医疗、腐败、教育、就业等等问题,都是这些年民众关注、并且屡屡榜上有名的热点。而今年社会道德风气,5年来首次挤入前十,想想也不奇怪。因为在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已然成为一种“现象”之后,社会就已陷入了深深的信任危机之中。加上小悦悦事件的出现,更让陷入泥淖的道德,缚上了促其下沉的石头。因此社会道德风气,如果不进入国人关注的焦点,那倒反成了奇怪的事情。同样,八成人为社会道德风气担忧,既佐证了这一问题的严重,也让我们看到了道德高扬的希望。因为哀莫大于心死,既然还在担忧,说明心并未死,这就有拯救道德陷落的可能。
毫无疑问,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,无疑是政府给力的方向,是今后工作的重点,它像一个方向标,指引着前行的路程。如果说,在房价、医疗、教育、反腐、就业等等问题上,政府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,但唯独在道德的修复上,更需要民众的互动。我当然不是说道德的滑坡跟政府没有关系,相反,政府的一些行为,会对道德的构建产生至关重大的影响。比如问题干部随意复出,公职人员道德低下,乃至“彭宇案”的离奇判决等等,都对道德产生巨大的影响。但民众个人的道德水准,也需要修养,也需要提高。换言之,我们既要在参与调查中发表意见,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,为道德攀上高点共同出力。
举例来说,公共场所的垃圾箱旁有个空瓶,你看到后,是主动将其捡起,放进垃圾桶里,还是熟视无睹,甚至你就是那位未把垃圾丢进桶内的人呢?可在日前的这项“测试”中,就有人用脚踢到后径直离去的大有人在。那么这些人,难道都不关心社会道德的风气吗?其实也不尽然,只是大家都已习惯站在道德高点“坐而论他”,真轮到自己头上就开始“避而不见”。
所以,在道德大堤的重建上,既要有“坐而论”的精神,比如尖锐的批评,也要有“起而行”的实干,而不能只做空洞的论者。鲁迅曾经发问,“您在半夜里可忽然觉得有些羞,清早上可居然有点悔么?四斤的担,您能挑么?三里的道,你能跑么?”(鲁迅《恨恨而死》)先生还说:“中国现在的人心中,不平和愤恨的分子太多了。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,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,再改造社会,改造世界;万不可单是不平。至于愤恨,却几乎全无用处。”(引文同上)套用先生的句式,我们是否可以扪心自问:道德的事,您能干吗?缺德的事,您能拒吗?——这倒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。
北京盛和创亿 标志设计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商标设计 包装设计 环境导示设计 CI设计